取消
首页  »  共生心理分类学  »  共生心理分类学

共生心理分类学

共生心理分类学

主演:
PatriciaReeGilbert DonFellows BobRosen 
备注:
DVD版
类型:
纪录片 剧情 情电影 
导演:
威廉·格雷夫斯 
别名:
還我本真
更新:
21-10-22/年代:2004
地区:
美国
《共生心理分类学》内容简介

主演:PatriciaReeGilbert/DonFellows/BobRoseee
导演:威廉·格雷夫斯
语言:英语
地区:美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04-09-24
别名:還我本真
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CC,美国电影,1960s,紀錄片,1968,心理
片长:70分钟
imdb编号:tt0296881

CC版的两部纪录片合辑,拍于1968年的叫Symbiopsychotaxiplasm:TakeOne,第二部是2005年完成的,叫Symbiopsychotaxiplasm:Take21/2。第一部拍的是一群学生在纽约中央公园参加一个“虚构”的电影试镜。第二部,拍的就是这对冤家35年后在中央公园的重聚。

共生心理分类学电影网友评论:

很有趣的metafilm把一段themakingof...完全变成了正片。experimental+fiction+documentary(expository+participant+reflexive+performative)关于导演和扮演。一段永远吵不完的架。吵得女主突然罢演。吵的路人驻足喝彩。吵得嬉皮高学历大叔发表哲学演讲。用着拍不完的胶片。可劲儿地造。

从vérité角度看,这片子没什么新鲜,导演只是塞进了更多玄妙理论来包装自己的“试验”。作为美国拍摄长片的第一位黑人导演,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权运动萌生的环境中,政治意义更大。很多段子,比如男演员问“我应该演粗犷的同性恋还是娘娘腔那种?”镜头右移,肌肉帅哥划船路过。还有抖胸女骑马路过

用看起来屁也不是的花絮构成一部好像探讨或表现了一些很高深的实验性的东西,既无聊又有趣,实验可又感觉不纯粹,就是说片子看起来很高端,试图建立一种别样的叙述方式,但导演和剧组在拍摄时并没有完全想好,这种形式是无意形成的,因而形成的很不彻底,换句话说是开放的。我最好奇的是,片子的名字是

电影研究的学者肯定会对这部电影着迷,因为本片涉及到了电影画面元素的分层结构的哲学讨论,摄影机a摄影机b摄影机c分别拍摄不同的层次,然后观众看到的是三个层次在同一时空中的平行展现,而且这三个层次既有摆拍也有突发的及时记录,这种混合的交织让普通观众陷入真实与虚幻的迷梦之中~

“有钱,独立,嗯..真不错”,反电影,间离,镜头实验,打破一切背后的东西,这随意性请随性欣赏。那个房间讨论的几个长镜头很想打四星,sparkisfromcommunication.不过说到底,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形式。

关于拍电影的电影,平庸导演和草台班子把自己拍电影的失败经历做成纪录片告诫后辈,电影不是想拍就能拍。三部摄像机在同一时空内对环境的展示不同,继而产生丰富的镜头语言。镜头中的人即使在拍摄别人,他自己也自然成了演员。

一种在线生活临时性的电影,从电影的整个实现来说和bbc的七年系列以及《少年时代》所干的一样疯狂。又同时实现了阿巴斯想实现的某种探索摄制者时空的企图,即电影真实与摄制者时空真实之间的互动。

完全开放式,对于拍电影的过程的实验性表达,有些地方非常有趣,像是分屏画面和顿时变成歌剧形式演戏,摄制组对电影本身的各方面讨论很有思考性,最后流浪汉乱入算是神来之笔?7.5分★★★☆

导演执导虽是车祸现场(开始尝试用音乐剧形式唱台词时笑喷了),对车祸现场的纪录和全摄制组殚精竭虑揣摩导演意图、为整个无意义的行为寻找意义却让侧写成就了一部超级meta的纪录片

【8.0】我承认我是被这名字吸引了…然后我被这交织的多画面剪辑惊呆了。实验性质当然也出来了,十分有趣,用“共生心理学”来解读家庭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好玩儿~

多机位分屏捕捉每一位工作者的真实状态,从表演到导演与各参与者的矛盾,插入即兴片段,台词富有政治意义,看到就是学到。

当年的miseenabyme和纯良的路人可能现在的路人对于拍电影依然好奇但是摄影就已经见惯不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