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首页  »  一生一台戏  »  一生一台戏

一生一台戏

一生一台戏

主演:
赵文瑄 杨贵媚 尤春城 曾静萍 卢文雄 
备注:
类型:
剧情 情电影 
导演:
方育平 
别名:
Little-Life-Opera
更新:
21-10-22/年代:1998
地区:
中国大陆 香港
《一生一台戏》内容简介

导演:方ccc
编剧:陈世哲/陈健忠
主演:赵文瑄/杨贵媚/尤春城/曾静萍/卢文雄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
上映日期:1998-04-28
片长:103分钟
又名:Little-Life-Opera
IMDb链接:tt0120542
  福建南部一个县级“歌仔戏”剧团在大陆改革开放大潮下产生了巨大变化。杨贵媚是是团长,剧团核心,排演、配戏、筹钱、拆棚,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事都得她操心,还要操心外出为当地人助兴演出。她还独自带着女儿和养女生活。团中乐手(赵文瑄扮)“下海”做生意,仍然与杨有深厚感情。一场大雨,杨贵媚与赵文宣重逢,之后保持密切往来。赵文瑄对杨贵媚的剧团业务不断支持。赵文瑄重踏舞台,在歌仔戏里,舞台上下,举手投足之间,寻找着什么。但是好像台上《节妇吟》所唱的,身份隔阂成为不可逾越的距离。后来赵文瑄因经济税务问题被捕,杨贵媚仍带团到四乡八邻演出。

一生一台戏电影网友评论:

1.无处安放的乡思,上世纪末的泉州风貌,红砖房、土楼、闽C车牌、歌仔戏、南音、大肠汤、肉粽、咸饭...一切看着那么熟悉,却又感觉那么陌生;2.时代更迭,市场经济,传统文化的没落,新事物的崛起,如今看起来觉得陈旧的KTV是当时最奢侈的标志。3.回忆啊回忆。渴望着回到那个我还未患上抑郁症的年代。

灯光下艳姐与女儿同读剧本,一颦一动是相同的眉眼;正襟危坐与三点式、滑稽舞的对峙;艳姐同僚对艳姐三朋的嗔笑;两个女儿的下跪……在新旧碰撞的环境中,有些情节矫情得不真实,却正贴切这个说戏子人生的电影,像部洋洋洒洒的长篇小说,不知不觉看到最后一页才发觉作者收笔了。

结尾打出的那个“一生爱着戏”的条幅是不是方育平自己的心声呢。片子里仍然有方育平一贯的纠结,现实与梦想,艺术与生活。形式上仍是写实的,而且很有九十年代的风貌,与《舞牛》一样,再次使用专业演员。方育平一直是香港这一代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如今不拍片倒也正常了。

90年代泉州风貌,一个破败的高甲戏团,大多在晋江取景,又有看到石狮蚶江(回忆段落还有土楼…)除去男女二号是南音、梨园戏演员以外,没了80年代的实验感,而更像通俗情节剧。当卡拉OK为代表的消费娱乐出现,老一代观众慢慢逝去,注定了传统戏种无法拥有昔日辉煌

人生有个追求,对一种东西着迷,愿意花费力气去付出,一旦上了戏台,活着便有了意义。戏的情节有千般不同,人生的内容有万般变化,牵引着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是流淌在心底的情感,有喜有忧,有泪有笑,平淡朴实,实在可感,戏开演了,人生也就没有了退路。

方育平是香港导演里较另类的一个,有较浓的人文色彩。此片可以看作导演自己的心声,现实和理想的距离,艺术在大环境中日渐式微,作为导演必然心痛。吸如人生,谁不想往好里演呢?可是看戏的人逐渐凋零,演得再好又给谁看?

方育平所有的片子都纠结,可能他本人就是个纠结的人,片尾打出“一生一台戏”,我想这也是方育平自己的心声吧。他再也不拍片了。

7.5。许鞍华策划,赵文瑄、杨贵媚主演,上世纪的泉州和高甲戏。观众和演员是戏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做好观众,保护地方戏。

散漫的起承转合像人生的节奏,但导演之于片中的人和事始终处在旁观的位置,影片比《心香》、《人鬼情》之类逊一筹

太赞了,兼具侯孝贤与杨德昌风味的佳作,漂亮感人的结尾长镜头!失落与坚守。“唱戏是你们所爱,一生不能放弃”。

背景音乐、唱腔、方言,乃至房屋、用具,都隔膜得厉害。《粉妆楼》那段很有意思。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方言好像回到十几年前就是看高甲戏、歌仔戏长大的啊...

……